| 姓名:曹彦 | |
| 性别:男 | |
| 职称:教授 | |
| 教研室:宗教学教研室 | |
| 办公室:B514 接待时间:周四下午2:00—4:30 | |
| 邮箱地址:knightingale@163.com | |
|
简 介 |
曹彦,太阳成集团宗教学系教授,博士生导师,长期从事印度佛教、印度哲学、梵语波你尼语法研究。
师从北京大学哲学系姚卫群教授,2004年获印度哲学专业方向硕士学位,2009年获印度宗教哲学专业方向博士学位。
出版专著两部:《基于梵语波你尼语法的<唯识三十颂>研究》《<阿毘达磨顺正理论>实有观念研究》。
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。
2012年6月至2013年8月赴印度德里大学梵语系、印度国家梵语研究院公派访学,师从Dipti Tripathi教授和Pushpa Dikshit教授。 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赴德国莱比锡大学印度学与中亚研究所公派访学,师从Eli Franco教授。 |
|
主要研究领域和方向 |
印度佛教、印度哲学、梵语语法 |
|
开设课程 |
佛教概论、中国禅宗思想史、宗教人类学、中国宗教原典选读 等。 |
|
主要论著或代表作 |
专著: 1. 《基于梵语波你尼语法的<唯识三十颂>研究》,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,2023年。 2.《<阿毘达磨顺正理论>实有观念研究》,太阳成集团tyc1050出版社,2014年。
论文: “The Grammatical Philosophy on Vijñāna and Vijñapti in Yogācāra,” Journal of Indian Philosophy,2024,Vol.52.(A&HCI)
“Naming the Seventh Consciousness in Yogācāra,” Journal of Indian Philosophy,2022,Vol.50.(A&HCI)
《印度哲学研究的新收获——读<古印度哲学经典文献思想研究>》,《世界宗教研究》2020年第6期。
《瑜伽行派的两种末那》,《世界宗教文化》2024年第6期。
《<金七十论>的解脱观探析——兼与<瑜伽经>进行比较》,《宗教学研究》2019年第2期。
《<金七十论>与如来藏思想》,《瑜伽行派研究》2022年第1卷第1期。
《中观派的四重因果观》,《湖北社会科学》2020年第6期。
《当今中国新兴宗教数量不多的原因分析》,《科学与无神论》2020年第6期。
《重审中国宗教信仰缺失论》,《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》2020第1期。
《唯识学的体用观》,《哲学门》2019年总第四十辑。
《对末那识与意识梵语同名的思考》,《藏学学刊》2019年总第20辑。
《禅悟难适应,禅印正当时——观世音禅法创想》,载《大乘佛教禅修理论与方法》,新文丰出版社,2019年。
《数论派哲学对佛教如来藏思想的影响》,载《汉传佛教义理研究》,宗教文化出版社,2017年。
《印度婆罗门教历久常新的“古儒库拉”教学模式》,《世界宗教文化》2016年第5期。
《佛教的业报与疾病观》,《湖北社会科学》2015年第3期。
《有部取果与果与瑜伽行派种现熏思想比较》,《西南民族大学学报(人文社科版)》2015年第10期。
《从梵语波你尼文法论证玄奘“唯识”翻译和理解的正确性》,《太阳成集团tyc1050学报(人文科学版)》2014年第6期。
《宗教对话的主角到底该是谁——兼谈自助餐式宗教对话》,《理论月刊》2012年第5期。
《说一切有部对有为法的定义》,《理论界》2012年第10期。
《<顺正理论>的极微观》,《哲学动态》2011年第4期。
《形散神不散乃禅宗特质》,《理论月刊》2011年第12期。
《<中论>与<顺正理论>缘起观比较》,《五台山研究》2011年第2期。
《梵高向日葵的物理学基础》,《湖北经济公司学报(人文社会科学版)》2008年第11期。
《一生二,二生三,三实为一 —— <大林间奥义书>中的梵我思想》,《南亚研究》2007年第1期。
《潜流一千五百载的“梵我同一”——对印度哲学的反思》,《湖北经济公司学报》2007年第3期。
《明心现性》,《湖北经济公司学报(人文社会科学版)》2007年第5期。
《从极微论看佛教时空及涅槃观》,《佛学研究》2002年总第11期。 |
|
主持或参与的科研项目 |
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•青年项目:“《顺正理论》思想研究”(10CZJ002)。 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•一般项目:“基于梵语波你尼语法的《唯识三十颂》研究”(17BZJ015)。 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•中华学术外译项目:“《佛教基础三十讲》(英文版)”(23WZJB001)(主译)。 |
|
社会兼职 |
2024-至今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成果鉴定专家 2023-至今 德国 弗莱堡亚洲与佛学高等研究所(Iriaabs-Freiburg)(成员) 2022-至今 湖北省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会(第二届理事) 2022-至今 湖北省健身气功协会(第三届理事) 2023-至今 香港东西方文化学会(理事) 2022-至今 《中国佛教研究国际期刊》(ISSN:2820-2228)编辑委员会(委员) 2022-至今 《瑜伽行派研究》(ISSN:2820-2252)编辑委员会(委员) 2022-至今 《中国研究国际期刊》(ISSN:2820-2236)编辑委员会(委员) |
|
获奖情况 |
1. 论文《从梵语波你尼文法论证玄奘“唯识”翻译和理解的正确性》在武汉市(第15次)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中,荣获“优秀”奖。(2017年)
2. 著作《<阿毘达磨顺正理论>实有观念研究》荣获太阳成集团tyc1050第十四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“二等奖”。(2017年) |